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空、盘旋、灵巧穿障……在福州高新区“榕创汇”无人机小镇飞行基地,几位“小飞手”正全神贯注,紧握遥控器,操控着自己的无人机。
“现在正是暑假,来小镇参加无人机培训的孩子特别多。”“榕创汇”无人机小镇教育事业部总监朱天宝介绍道,小镇规模大、建设标准高,训练场景和专业设施齐备,吸引了众多青少年。

青少年学员在“榕创汇”无人机小镇飞行基地训练。人民网 兰志飞摄
作为福建省首个低空经济示范园区,“榕创汇”无人机小镇占地13.7万平方米,拥有10000平方米国际标准FPV(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赛道、3000平方米CAAC(中国民用航空局)认证训练场,能够提供体系化的CAAC无人机操控员资质培训。
目前,小镇已为应急、消防等行业培养了近200名高水平骨干飞手,并被纳入福建各地中小学研学规划,预计每年将吸引2万至5万名中小学生前来体验学习。
研学培育只是福州高新区低空经济产业蓝图的一环。自去年9月成立以来,无人机应用场景在这里加速落地:1.1公里快递4分钟送达、24小时不间断巡河护河、130米高层建筑灭火、低空安防系统……无人机正不断“解锁”城市运行新可能。

消防无人机在福州高新区130米高空灭火演练。人民网 谢星宇摄
去年至今,全国处处燃起“低空热”。于去年9月正式启用,开园至今不到一年的小镇,何以在低空中“飞”出这么多高科技?
“产业发展,人才先行。比赛是最快聚集人才的载体。”福州高新区有关负责人道出关键。2023年7月,“榕创汇”无人机续航挑战赛作为小试牛刀的首场赛事,便吸引了全国58支队伍;同年12月,“侨智汇”无人机竞赛更汇聚了海内外的375支顶尖团队同台竞技。
在小镇一隅的无人机(系统)孵化器基地,陈列着各类竞赛的“冠军机”——重量最轻的、声音最小的、续航最久的……还有高层灭火无人机系统、岛屿运输智慧系统、城市应急血液快速配送平台等多个硬核产品。

“侨智汇”无人机竞赛轻量擂台赛冠军,含电池重量仅相当于三个硬币。人民网 杨灏昱摄

“侨智汇”无人机竞赛静音挑战赛冠军,噪音值仅54.2分贝。人民网 杨灏昱摄

“侨智汇”无人机竞赛续航挑战赛冠军,续航时长2小时01分19秒。人民网 谢星宇摄

福州无人机(系统)孵化器科普展。人民网 杨灏昱摄

基于数据AI+无人机配送的“智慧送血”项目,能够在15分钟内智能穿越城市上空,飞到急需用血的医院。人民网 杨灏昱摄
2024年,《福州市加快推动低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发布,提出在全省率先开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打造低空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作为低空产业应用示范区,福州高新区走在前列,积极探索实践。
在小镇成立之初,园区入驻企业便在高新区管委会的指导下组织开展了全国最大130米高层消防无人机灭火实战演练,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外国客商现场观摩,现场与企业对接了诸多无人机海外出口意向订单。“这里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产业基础、战略区位优势和广阔应用场景具有巨大潜能。”国飞航空公司负责人谈及初衷。
“传统低空经济行业中,企业分布分散,协作成本高。打造小镇的初衷,就是要构建起完善的产业生态。”“榕创汇”无人机小镇副总经理刘来旺介绍,目前小镇已汇聚了一批覆盖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的领先无人机企业,从设计、零部件生产到系统集成以及场景应用开发,都能在小镇内高效协同完成。
小镇还充分利用福州丰富的侨智资源优势,联合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侨智领袖及国内优质无人机企业,成立了“榕创汇”“侨智汇”低空产业联盟,形成国内无人机产品的“高新优选”平台,并拓展国际市场的“渠道扩容”。
“未来小镇将不断拓宽无人机应用边界,加快‘低空+应急’‘低空+医疗’‘低空+物流’‘低空+旅游’等融合场景落地,促进关联业态协同发展,为各领域带来创新和变革。”刘来旺表示。
向天空要发展,福州的天空正因这片“低空热土”而愈加繁忙。